郭进拴原创散文《平湖秋月》
郭进拴,1958年5月出生,笔名智泉、郭笑。河南汝州人。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。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,1998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。1980年参加工作,曾任《乡音》主编,《豫西报》副刊编辑,《风穴文艺》《沧桑》主编,原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,现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,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,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,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,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专业作家。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文学创作一级。著有长篇小说《美女山,美人河》《村魂》《观音菩萨传》《风雨龙潭情》《命运》《天地人心》,散文集《汝州风貌》《乡情老更深》《人间真情》《新城美韵》《月是故乡明》,长篇报告文学《磊裕烽火》《湛河大决战》《从市长到死囚》《运锦之路》《芬芳岁月》等共60余部,累计发表作品2000多万字,有194篇(部)作品获奖。其中《湛河大决战》获全国纪念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,剧本《无品乡官》获《中国作家》一等奖,《鹰击长空》获《人民文学》二等奖,长诗《寒夜哭母》获《文艺报》一等奖等。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。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。
【郭进拴原创】平湖秋月
戊子年中秋节之夜,我与几位文朋诗友相约,划了一条小船,从平西湖畔的芦苇公园出发,到湖中的白龟沙洲望月探奇,对酒当歌。
多么皎洁的中秋月啊!银轮般的圆月,洒着明晃晃的清辉;习习的秋风,送来阵阵醉人的清香。这平西湖的中秋月啊,更是风韵别致。天,蓝蓝的,像一潭清澈的秋水;星,闪闪的,像浸在水中的无数宝石,——在这样的衬底上,那轮玉盘似的皎皎洁洁的皓月慢慢横上夜空来。那么红,那么大,那么圆,没有薄缬般的云霭,不用纤毫的掩饰,敞开心腑对着人世,完全一片光明磊落,大公无私。她毫无羞涩忸怩之貌,一注热烈勇敢之情,像一个性格豪放、举止洒脱的美妙女子,谁不为她陶醉呢?自青天有月以来,每逢中秋节,难怪古人望月生情,“浩歌待明月”,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不朽诗篇!
何处见清辉,
登楼正午时。
莫辞终夕看,
动是隔年期。
冷湿流萤草,
光凝睡鹤枝。
不禁鸡唱晓,
轻别下天涯。
青年诗人婷婷情不自禁地吟起了王禹偁的《中秋月》。冰雪女士也不甘示弱,干脆将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掐首去尾,改头换面成了以下诗句:
平西湖水连潮平,
湖上明月共潮生。
滟滟随波数十里,
何处平湖无月明。
水流宛转绕芳甸,
月照柳林皆似霰。
空里流霜不觉飞,
岛上白沙看得见。
咱们今夜扁舟子。
沙岛相思明月楼。
湖水悠悠去欲尽,
平湖秋月复西斜。
……
一位名叫中秋的作家说:“今天是我的节日,干脆,咱们对带‘月'字的古诗,对不上者,每次罚酒一杯。”于是,“明月何皎皎”、“明月澄清景”、“薄帷鉴明月”、“素月出东岭”、“托情明月光”、“明月照积雪”、“月出行人稀”、“卧见云间月”、“开舱望月华”、“明月逐人来”、“海上生明月”,“落月摇情满江树”、“江清月近人”、“高高秋月照长城”、“月出惊山鸟”、“浣纱明月下”、“明月来相照”、“暂伴月将影”、“月光长照金樽里”、“峨嵋山月照秦川”、“举头望明月”、“玲珑望秋月”、“峨嵋山月半轮秋”、“只今惟有西江月”。“我寄愁心与明月”、“月涌大江流”、“月是故乡明”、“凉月如眉挂柳湾”、“明月有光人有情”、“任他明月下西楼”、“天下三分明月夜”、“月光如水水如天”、“明月随船送到家”、“月知人意偏迟出”、“月入诗肠冰雪泼”、“月到中天花影正”、“去年中秋秋月圆”、“月在异乡看”、“流泉得月光”、“故山月已挂船头”、“美人揽明月”、“明月多应在故乡”、“月明如水满天霜”……这些带“月”的诗,都被我们生拉硬拽了出来,足足有数百句之多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小船不知不觉驶到了沙岛。
Copyright © 2021 《群文天地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